开云体育app官网专家学者 |
姓名 |
出生年月 |
学历 |
职称 |
导师类型 |
毕业院校专业 |
研究方向 |
专业相关工作经历 |
王建国 |
1963.10 |
博士 |
教授 |
博导 |
华北电力大学,热能工程专业(热工自动化方向) |
智能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智能控制与机器人技术,动力电池热管理及寿命预测 |
1988年-2009年:东北电力大学开云体育app官网,从事本科、研究生教学及有关电厂热工参数检测和汽轮机湿度监测技术及装置研究 2009年-2018年:东北电力大学,从事换热设备污垢监测及对策、发电设备状态分析与故障诊断研究 2017年-2019年:从事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方面研究 近年来主要从事发电设备检测、诊断及性能评估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级级科研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发表学术论文85篇(其中SCI检索20篇);申请发明专利6项。 |
孙灵芳 |
1970.03 |
博士 |
教授 |
硕导 |
华北电力大学,热能工程专业(热工自动化方向) |
热工过程先进控制,换热设备污垢预测与监测 |
1996至今主要从事热工过程先进控制、换热设备污垢监测与节能技术等方向科学研究。作为主研人参加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11项;主持吉林省杰出青年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等纵、横向项目20余项。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吉林电力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参撰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资助的专著《换热设备污垢与对策》(第二版)1部,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EI检索40余篇。 |
曹生现 |
1974.05 |
博士 |
教授 |
博导 |
华北电力大学,热能工程专业(热工自动化方向) |
复杂系统控制与优化,故障检测与诊断 |
1997年8月-1999年7月:吉林市飞特化学仪表研究所,从事仪表开发、设计工作; 2002年5月至:东北电力大学开云体育app官网,从事与专业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 近年来主要从事热力设备状态监测与节能技术、换热设备污垢监控及节能技术、新能源发电测控技术、智能发电技术等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60篇(其中SCI/EI检索30篇);申请发明专利22项。 |
唐宏 |
1965.03 |
博士 |
教授 |
博导 |
清华大学,EMBA专业 东北电力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读博士 |
火电厂锅炉点火及控制 |
1998.12-2002.03 烟台龙源电力技术有限公司S开发部经理、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2002.03-2004.12 科环集团技术研发部任经理兼任烟台龙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2004.12-2006.03 烟台龙源电力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2006.05-2008.04 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任副总经理 2008.04-2015.12 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任总经理兼任公司技术中心主任,同时担任国电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燃烧技术研究所所长 2016.11至今东北电力大学开云体育app官网教师 近年来主要从事热工自动化相关工作。获得国内外专利三十余项,参与制定标准二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次,中国专利金奖1次,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次;2006年获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和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7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9年入选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
张秀宇 |
1980.7 |
博士 |
教授 |
博导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 |
鲁棒自适应控制 |
2006年-至今:东北电力大学,从事与自动化3专业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发表SCI一区论文10余篇。 |
门洪 |
1973.04 |
博士 |
教授 |
博导 |
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
机器感知与模式识别、无人机应用、仿生传感器及仪器、光伏电站智能化运维、图像处理 |
2002年-2005年: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生物传感与仪器方向)博士毕业。2005年-2019年:东北电力大学开云体育app官网,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研究方向:仿生传感、机器感知与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机器学习、机器人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5项、市厅级项目5项,横向课题7项;承担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SCI/EI检索50多篇);第1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9项,申请发明专利22项,专利成果转化2项。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第3)、二等奖2项(第1)、三等奖1项。 |
侯一民 |
1978.1 |
博士 |
教授 |
硕导 |
西北工业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
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 |
2003-2007:西北工业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攻读博士学位;航天学院测控研究所工程师。 2007-至今:东北电力大学教师,并从事科研工作。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吉林省科技厅项目1项,地厅级项目4项;发表SCI检索论文6篇,EI检索论文10余篇。2013年7月 - 2014年8月美国佐治亚大学访问学者,从事人工智能方面研究;2017年5月 - 2017年8月加拿大渥太华大学访问学者,从事教学方法研究。 |
苏庆宇 |
1982.05 |
博士 |
教授 |
硕导 |
东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 |
电力系统控制、切换系统控制 |
2013年加入东北电力大学,长期从事微电网控制、电力信息物理系统(CPPS)安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作为公派访问学者赴英国朴茨茅斯大学ISR开展研究工作,与IEEE Fellow刘洪海教授进行了深入地合作研究。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检索论文38篇,EI检索论文12篇。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吉林省科技厅基金1项,吉林省教育厅基金2项。获吉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排名第4)、吉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排名第1)。 |
李健 |
1982.04 |
博士 |
教授 |
博导 |
东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 |
故障检测、微电网控制、网络攻击与防御 |
2013年9月加入东北电力大学,长期从事电力信息物理系统(CPPS)安全控制、电力电子控制与故障检测技术及其在微电网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2015年6月至2015年8月,作为公派访问学者赴韩国岭南大学与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院士Ju H. Park教授进行深入合作研究。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公派赴新加坡国立大学与IEEE Fellow许建新教授进行了深入地合作研究。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检索论文42篇,EI检索论文10篇。同时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吉林省科技厅、教育厅基金各1项。获吉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排名第5)、三等奖1项(排名第2)。 |
夏琳琳 |
1980.05 |
博士 |
教授 |
硕导 |
哈尔滨工程大学,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 |
导航、制导与控制 |
2008年-2021年:东北电力大学,从事自动化专业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2013年10月-2014年11月:达尔豪斯大学访问学者(合作导师: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从事电子及计算工程领域科研工作。2017年2月-2017年5月:科廷大学访问教授;2018年7月-2018年10月:悉尼科技大学访问学者。近年来,主要从事多源导航系统信息处理、人工智能、机器人导航及定位、先进控制领域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市级科研项目6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检索30余篇);副主编教材2部;授权发明专利3项。 |
陈立军 |
1968.5 |
博士 |
教授 |
硕导 |
华北电力大学,热能工程专业(热工自动化方向) |
基于微波的气固两相流固相质量流量检测方法研究及产品开发;基于交变磁场测量的复合材料表面缺陷检测;火电厂优化燃烧相关技术研究 |
1991年-1992年:(日本国)富士电机株式会社,从事自动化测试等研修工作 1995年-1997年:大连华英高新技术有限公司,从事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工作 1997年-2001年:东北电力学院电子工程技术研究所,从事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工作 2001年-至今,东北电力大学开云体育app官网,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年来主要从事火力发电厂热工检测、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作为负责人、主研人主持和参与省级科研项目5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三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EI检索20余篇;获批发明专利4项。 |
顾大可 |
1983.01 |
博士 |
教授 |
硕导 |
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 |
鲁棒与优化控制、控制系统设计的参数化方法 |
2011.04-至今 东北电力大学,从事控制科学与工程相关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2016.07-2017.07 英国南威尔士大学访问学者,从事多智能体与特征结构配置的研究工作。 近年来主要研究方向为控制系统设计的参数化方法、新能源发电并网运行与控制、伪线性系统理论等。吉林省自动化协会理事,中国电机工会员。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排名7、11)。主持省部级、国家电网公司等项目20余项。省科技厅项目1项,教育厅项目1项,市科技局项目1项,横向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检索25篇;授权发明专利2件。 |
田海军 |
1971.04 |
博士 |
正高级实验师 |
硕导 |
华北电力大学,热能工程专业 |
过程检测技术及层析成像技术 |
1996 年-2004年:东北电力学院电子技术工程研究所,从事仪器仪表开发、设备成套等工程开发工作 2004年-2019年:东北电力大学开云体育app官网从事实验教学工作 近年来主要从事工业过程建模与控制,过程检测技术及过程层析成像方面的研究工作,参与国家重大研发项目2项,主持市级科研项目1项;横向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检索2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排名第1) |
王恭 |
1980.02 |
博士 |
高级实验师 |
硕导 |
华北电力大学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 |
水处理及测控技术 |
2004.4-至今,东北电力大学开云体育app官网 教师; 2009.11-2012.11 开云体育app官网研究生秘书/科研秘书; 2012.12-2017.11 开云体育app官网控制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 2017.12-吉林省节能与测控技术工程实验室副主任 近年来主要从事新能源综合利用、新型节能技术研发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1项;主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合作项目1项;主持吉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2项,参与5项;参与973科研项目1项;主持吉林市科技项目1项,完成横向科技合作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9项,授权发明专利6项。 |
姜文娟 |
1979.12 |
博士 |
副教授 |
硕导 |
哈尔滨理工大学,精密机械及仪器专业 |
传感器制作及电力应用 |
2001年-今:东北电力大学开云体育app官网,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2019年8月-2019年11月:悉尼科技大学访问学者。近年来主要从事火电厂锅炉燃烧优化方面和传感器制作及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参与国家重大研发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吉林省教育厅项目1项,吉林市科研项目1项,获吉林省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
焦圣喜 |
1969.02 |
博士 |
副教授 |
硕导 |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机器人技术、视觉检测 |
2005年2008年: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博士 2013年2014年:(中国)东北大学访问学者,从事光纤传感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学习工作 近年来主要从事光纤传感检测、机器人技术、图像处理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省级科研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检索6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 |
陈杰春 |
1974.04
|
博士 |
副教授 |
硕导 |
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 |
视觉测量技术、嵌入式系统应用设计 |
2000.03年至2003年:中兴通讯南京分公司,从事软件开发工作 近年来主要从事计算机视觉方面的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13篇(其中EI检索7篇);申请发明专利7项。 |
王秋平 |
1973.03
|
博士 |
副教授 |
硕导 |
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状态估计 |
近年来主要从事非线性预测滤波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省级科研项目1项,市厅级科研项目共2项;发表学术论文16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 |
李波 |
1981.03 |
博士 |
副教授 |
硕导 |
厦门大学
系统工程专业 |
智能电网、分布式计算、智能体决策分析 |
2013年-至今:东北电力大学开云体育app官网,从事与自动化专业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2017年-2018年: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从事新能源发电、经济调度相关研究工作 近年来主要从事微电网运行控制、分布式电源、新能源发电、智能体决策分析、智能体系统建模、智能电网等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吉林省教育厅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SCI检索4篇、EI检索8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 |
刘晶晶 |
1986.02 |
博士 |
副教授 |
硕导 |
吉林大学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
|
新型传感测试技术 |
2013年-至今:东北电力大学,教师 2017年-2020年:浙江大学,博士后,从事传感器制备与智能检测的研究 2018年-2019年:(美国)佐治亚大学,访问学者,从事传感器融合与脑电响应的研究 近年来主要从事机器感知和人类感官体外传感模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包含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重大科技项目、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等各类项目10余项、参与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各类项目。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发表SCI、EI检索学术论文4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10 余项。 |
沈学强 |
1981.01 |
博士 |
副教授 |
硕导 |
华北电力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 |
安全相关系统的工程安全 |
2014年加入东北电力大学,长期从事工业控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火电厂热工过程控制及安全评估与风险防护等方面的研究,在工控网络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分析等方面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作为公派访问学者赴英国朴茨茅斯大学ISR开展研究工作,与IEEE Fellow刘洪海教授进行了深入地合作研究。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发表等SCI检索论文5篇,EI检索论文7篇。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基金的研究,主持多项校企联合课题,具备扎实的理论研究基础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
孟杰 |
1981.07 |
博士 |
副教授 |
硕导 |
哈尔滨工程大学 系统工程专业 |
电力系统非线性控制,微电网协调控制 |
2014入职东北电力大学,发表EI论文10篇。 |
唐振浩 |
1985.10
|
博士 |
副教授 |
硕导 |
东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 |
智能建模、优化与控制方法 |
2014年-至今:东北电力大学开云体育app官网,专任教师 2017年-2018年:(美国)爱荷华大学访问学者,从事与数据驱动建模相关的科学研究 近年来主要从事发电设备智能建模与优化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2项,市级科研项目1项;横向科研项目6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7项。 |
杨汉瑞 |
1986.01 |
博士 |
副教授 |
硕导 |
哈尔滨工程大学精密仪器及机械专业 |
电力光纤传感器、智能感知与光电测量技术 |
2013年7月-2014年6月:西安工业大学光电工程学院,从事兵器靶场测试相关的研教工作 2018年9月-2019年9月:(英国)Aston大学光子技术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从事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及智能光电检测的研究工作 近年来主要从事光纤传感、智能感知与光电测量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1项,市局级科研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及以上项目3项;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检索14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 |
张一龙 |
1983.12 |
博士 |
副教授 |
硕导 |
华北电力大学-热能工程专业(热工自动化方向) |
热力设备智能检测,软体材料智能控制 |
2015.3-至今,东北电力大学开云体育app官网 教师; 从事发电厂换热设备污垢数值模拟,以及相关的监测与对策研究。 于2017年开展基于介电弹性体材料、液晶弹性体材料的软体机器人建模与控制方法研究。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吉林市科技局项目1项;发表SCI检索论文2篇,EI检索论文10余篇。 |
赵波 |
1985.01 |
博士 |
副教授 |
硕导 |
浙江大学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专业
|
热力设备监测与节能控制、新能源发电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2014年-至今:节能与测控技术研究所,从事与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关的教学、研究工作。 2017年-2018年:(英国)邓迪大学访问学者,从事与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专业相关的研究工作。 近年来主要从事热力设备智能监测与节能控制、新能源发电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企业合作项目市级科研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20篇;授权发明专利13项。 |
白亚丁 |
1982.05 |
博士 |
副教授 |
硕导 |
新加坡国立大学机械工程专业
|
立体视觉 |
近年来主要从事立体视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厅局级科研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6篇(其中SCI检索3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获批2项 |
祝国强 |
1978.08 |
博士 |
副教授 |
硕导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 |
非线性系统鲁棒自适应控制 |
东北电力大学开云体育app官网教师,承担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从事非线性系统鲁棒自适应控制,无人机建模、控制器设计及实验验证,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等智能控制领域的研究工作;发表SCI/EI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参与各级横纵向科研、教改项目10余项。 |
文孝强 |
1979.10 |
博士 |
副教授 |
硕导 |
华北电力大学热能工程专业 |
大数据挖掘,火电及新能源系统建模与仿真,电力设备性能退化与评估 |
2006年-2017年:东北电力大学电力运行仿真中心,从事火电机组集控运行与仿真工作; 2018年-至今:东北电力大学开云体育app官网 近年来主要从事火电及新能源系统建模、节能技术、电力设备性能评估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省、市级科研项目8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检索40余篇);获发明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5项。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目前是IEEE pes会员,IEEE pes智能电网与人工智能委员会理事,中电联、国务院国资委、中国华能集团、中国国家能源集团等火电机组集控运行竞赛裁判和命题专家。 |
史冬琳 |
1979.11 |
博士 |
副教授 |
硕导 |
东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 |
非线性系统预测控制,风电机组控制 |
2004年-至今:东北电力大学,主要从事非线性系统的预测控制,包括风电机组、Markov跳变系统的预测控制,发表SCI检索论文1篇,EI检索论文2篇,参研省科技厅项目3项,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1)。 |
赵晓琪 |
1985.11 |
博士 |
副教授 |
硕导 |
东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 |
故障检测 |
2016.08-2018.07,中国计量大学讲师。2018年8月加入东北电力大学,主要从事切换系统与混杂控制,无源耗散理论方面的研究,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检索论文8篇,EI检索论文10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获吉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排名第4)。 |
仲广鑫 |
1984.07 |
博士 |
副教授 |
硕导 |
东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 |
故障检测 |
2016.02-2018.07,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讲师。2018年8月加入东北电力大学,主要从事故障检测与隔离,鲁棒控制、容错控制,混杂系统等领域的研究,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检索论文11篇,EI检索论文3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获吉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排名第3)。 |
李霞 |
1979.05 |
博士 |
副教授 |
硕导 |
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 |
信号处理/污垢检测/智能优化 |
2005.12-至今 东北电力大学,开云体育app官网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专任教师 主要进行自动控制理论相关教学,并从事声信号处理、污垢检测、智能优化方法等多领域科学研究;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参与相关科研项目若干;发表相关科研学术论文7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项,其中已授权1项。 |
陈东升 |
1974.02 |
博士 |
副教授 |
硕导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信号与信息处理、物联网 |
2013-现在 东北电力大学。主要从事智能设备开发、模式识别、声学信号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发表论文10余篇,承担吉林省科技厅、吉林市科技局等项目。 |
马乐 |
1983.09 |
博士 |
副教授 |
硕导 |
沈阳工业大学 电气工程专业 |
智能机器人与计算机视觉 |
IEEE会员,吉林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委员,吉林化工学院兼职硕士导师(2021-2024),清华大学AI产业研究院合作导师。博士师从电机控制专家杨俊友教授、中科院外籍院士IEEE Life Fellow福田敏男教授与日本工程院院士王硕玉教授。2014年-今担任东北电力大学开云体育app官网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智能机器人系统、人工智能与智能控制、计算机视觉及工业应用。发表SCI/EI期刊论文十篇,包括《自动化学报》、《仪器仪表学报》、《IEEE TIM》等。申请发明专利5项,授权1项。获批省市项目3项,横向课题3项。现担任《自动化学报》、《可再生能源》《IEEE TIM》、《IEEE Access》审稿人。 |
武英杰 |
1986.09 |
博士 |
副教授 |
硕导 |
华北电力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 |
风电机组故障诊断 |
2012年-2016年:攻读华北电力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博士学位,研究方向:风电传动系统故障诊断; 2016年9月至今,任教于东北电力大学开云体育app官网,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近年来专注于风电传动系统自动故障诊断、变桨系统故障预警、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研究,发表EI论文5篇,与团队成员共同研制风电机组状态监测系统2套。 |
房海瑞 |
1989.02 |
博士 |
副教授 |
硕导 |
吉林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无机化学专业 |
敏感器件和仪器研发,微弱信号检测及应用 |
2017年博士毕业于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专业,具有仪器专业及化学专业交叉学科研究背景,在功能材料制备方面和实验系统设计方面具有丰富经验。主要研究方向为敏感器件和仪器研发,微弱信号检测及应用。发表SCI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参与国家级、省级、市级项目4项。 |
王迪 |
1989.12 |
博士 |
副教授 |
硕导 |
东北电力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热工自动化方向) |
火电机组建模与控制 |
2018年至今:东北电力大学开云体育app官网 从事与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关的教学、研究工作。 近年来,主要从事发电系统建模及控制、超临界二氧化碳储能循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吉林省科技厅项目1项,吉林市科技局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16篇,其中SCI检索9篇(双一区论文2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 |
徐东甫 |
1987.06 |
博士 |
副教授 |
硕导 |
中国科学院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 |
机器人导航与控制 |
2016年-至今:东北电力大学教师,近年来主要从事多旋翼无人机导航与控制研究;发表EI检索论文3篇,软著2项,申请发明专利1项。 |
张莹瑾 |
1984.03 |
博士 |
副教授 |
硕导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 |
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储能储热 |
2016.9-现在,东北电力大学开云体育app官网专任教师,讲师。从2007 年开始一直从事图像处理、目标识别、图像特征提取、立体视觉测量等多方面的研究,2016年开展多相流动、传热与传质、储能储热等基础工作的新研究方向。作为科研骨干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以及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吉林省科技厅项目等科研项目共计16项;吉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共发表学术论文17篇,其中SCI收录8篇、EI收录17篇,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 |
徐士博 |
1986.06 |
博士 |
副教授 |
硕导 |
天津大学,光学工程专业 |
光纤传感监测技术/分析仪器设计开发 |
2015年12月-2018年3月:中国石油集团,从事光纤传感在油气井永久监测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2018年3月-现在:近年来主要从事光纤智能传感、分析仪器设计开发等光电监测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包括复杂监测环境下多参量光纤传感理论与技术,光纤传感油气井测试技术,分析仪器及在线监测技术与装置等研究工作。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局级科研项目1项,参与各层次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检索6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 |
韩晓菊 |
1981.02 |
博士 |
副教授 |
硕导 |
东北大学 |
煤粉多维燃烧低污染物排放 |
东北电力大学,开云体育app官网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专任教师 |
付春阳 |
1989.03 |
博士 |
副教授 |
硕导 |
吉林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复杂系统控制与优化,先进控制及其电站应用 |
2019年-至今:东北电力大学教师,近年来主要从事复杂系统控制与优化,多旋翼无人机飞行控制研究;发表SCI检索论文3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 |
李志伟 |
1981.09 |
博士 |
副教授 |
硕导 |
东北林业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火电机组系统建模与仿真,智能信息处理技术 |
2016年-至今:东北电力大学开云体育app官网,专任教师。近年来主要从事火电机组燃烧相关非线性系统建模与优化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企业横向科研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10篇(其中SCI检索4篇、EI检索2篇、核心期刊4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 |
姚显双 |
1988.10 |
博士 |
副教授 |
硕导 |
东北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回声状态网,系统辨识与预测,智能控制 |
2019年7月加入东北电力大学,主要从事回声状态网,神经网络建模,系统辨识与预测,智能控制等领域的研究,发表SCI检索论文12篇,EI检索论文5篇。主持中央高校基金1项。 |
于天暝 |
1982.07 |
博士 |
副教授 |
硕导 |
大连理工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智能计算 |
2019.12至今 东北电力大学,从事智能计算等方向的研究。发表SCI检索论文2篇,EI检索论文2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 |
杜官峰 |
1987.12 |
博士 |
副教授 |
硕导 |
吉林大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 |
智能检测技术、智能控制与机器人技术、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及仪器、数据消噪及提取方法 |
2012.09-2020.12 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硕博,从事地球物理探测及仪器研发,磁共振地下水探测仪器研发,参与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灾害水源(矿井/隧道)直接探测仪器装备研制与应用”,申请发明专利2项,发表SCI论文2篇(1篇TOP)。 2021.01至今,东北电力大学开云体育app官网,讲师,从事地球物理探测仪器研发(磁共振仪器、瞬变电磁仪器、高密度电法仪器、极地测井),电力行业检测仪器研发(火电煤粉检测、光伏隐裂检测、电力机器人)。 社会兼职:IEEE TIM AE,IEEE Access、CJOA审稿人。 联系方式:13756486937,dylan.du@qq.com |
黄鑫 |
1989.05 |
博士 |
副教授 |
硕导 |
东北大学,导航、制导与控制 |
信息物理系统安全及其在微电网中的应用 |
2020年8月-至今,东北电力大学开云体育app官网,专任教师,副教授(校聘)。从事信息物理系统安全,容错控制,自适应控制、多智能体协同控制,及其在微电网中应用等方向的研究,以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1篇,IEEE汇刊长文5篇,自动化学报英文版1篇;同时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和东北电力大学科研启动基金1项。 |
任立伟 |
1989.08 |
博士 |
副教授 |
硕导 |
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 |
模糊系统理论、强化学习 |
2020年8月-至今:东北电力大学开云体育app官网,专任教师。从事模糊系统理论与强化学习等方向的研究,发表SCI检索论文2篇,EI检索论文5篇。 |
吕智愚 |
1989.12 |
博士 |
副教授 |
硕导 |
大连理工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图像处理与机器学习 |
2021年4月-至今,东北电力大学,从事低视觉图像恢复,图像增强,机器学习等研究方向,共发表论文5篇,其中高被引一区论文1篇,SCI检索论文5篇 |
段洁 |
1989.04 |
博士 |
副教授 |
硕导 |
东北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多智能体系统协同控制 |
2021年5月-至今,东北电力大学,从事多智能体系统协同控制等研究方向,共发表SCI检索论文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