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开云体育app官网  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  教学科研  学生工作  党群建设  学子家园  工程认证报备材料 
  专家学者
学院简介
学院文化
职能机构
学院领导
专家学者
您的位置: 首页>开云体育app官网>专家学者>正文

开云体育app官网专家学者


开云体育app官网专家学者

姓名

学历

职称

导师类型

毕业院校专业

研究方向

专业相关工作经历

王建国

博士

教授

博导

华北电力大学-热能工程专业(热工自动化方向)

智能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智能控制与机器人技术,动力电池热管理及寿命预测

1988年-2009年:东北电力大学开云体育app官网,从事本科、研究生教学及有关电厂热工参数检测和汽轮机湿度监测技术及装置研究

2009年-2018年:东北电力大学,从事换热设备污垢监测及对策、发电设备状态分析与故障诊断研究

2017年-2019年:从事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方面研究

近年来主要从事发电设备检测、诊断及性能评估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级级科研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发表学术论文85篇(其中SCI检索20篇);申请发明专利6项。

孙灵芳

博士

教授

硕导

华北电力大学-热能工程专业(热工自动化方向)

热工过程先进控制,换热设备污垢预测与监测

1996至今主要从事热工过程先进控制、换热设备污垢监测与节能技术等方向科学研究。作为主研人参加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11项;主持吉林省杰出青年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等纵、横向项目20余项。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吉林电力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参撰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资助的专著《换热设备污垢与对策》(第二版)1部,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EI检索40余篇。

曹生现

博士

教授

博导

华北电力大学-热能工程专业(热工自动化方向)

复杂系统控制与优化,故障检测与诊断

1997年8月-1999年7月:吉林市飞特化学仪表研究所,从事仪表开发、设计工作;

2002年5月至:东北电力大学开云体育app官网,从事与专业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

近年来主要从事热力设备状态监测与节能技术、换热设备污垢监控及节能技术、新能源发电测控技术、智能发电技术等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60篇(其中SCI/EI检索30篇);申请发明专利22项。

侯一民

博士

教授

硕导

西北工业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

2003-2007:西北工业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攻读博士学位;航天学院测控研究所工程师。

2007-至今:东北电力大学教师,并从事科研工作。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吉林省科技厅项目1项,地厅级项目4项;主持企业横向课题4项;发表SCI检索论文14篇,EI检索论文12余篇。2013年7月 - 2014年8月美国佐治亚大学访问学者,从事人工智能方面研究;2017年5月 - 2017年8月加拿大渥太华大学访问学者,从事教学方法研究。目前主要从事发电系统关键设备、参数的智能检测,脑机接口技术,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方面的研究。

姜文娟

博士

副教授

硕导

哈尔滨理工大学,精密仪器及机械专业

传感器制作及电力应用

2001年-今:东北电力大学开云体育app官网,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2019年8月-2019年11月:悉尼科技大学访问学者。近年来主要从事火电厂锅炉燃烧优化方面和传感器制作及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参与国家重大研发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吉林省教育厅项目1项,吉林市科研项目1项,获吉林省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苏庆宇

博士

教授

硕导

东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

电力系统控制、切换系统控制

2013年加入东北电力大学,长期从事微电网控制、电力信息物理系统(CPPS)安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作为公派访问学者赴英国朴茨茅斯大学ISR开展研究工作,与IEEE Fellow刘洪海教授进行了深入地合作研究。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检索论文38篇,EI检索论文12篇。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吉林省科技厅基金1项,吉林省教育厅基金2项。获吉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排名第4)、吉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排名第1)。

顾大可

博士

教授

硕导

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

鲁棒与优化控制、控制系统设计的参数化方法

2011.04-至今 东北电力大学,从事控制科学与工程相关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2016.07-2017.07 英国南威尔士大学访问学者,从事多智能体与特征结构配置的研究工作。

主要从事全驱系统理论与应用、控制系统设计的参数化方法、伪线性系统理论、新能源发电、并网、运行与控制等领域的研究;目前发表SCI检索论文40篇、授权发明专利3件;主持省部级等科技项目20余项;获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自动化学会全驱系统理论与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自动化协会理事、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员。

门洪

博士

教授

博导

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机器感知与人工智能、机器人巡检及应用、仿生传感与仪器、嗅觉与味觉脑电

2002年-2005年: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生物传感与仪器方向)博士毕业。2005年-至今:东北电力大学开云体育app官网,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研究方向:仿生传感、机器感知与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机器学习、机器人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5项、市厅级项目5项,横向课题7项;承担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SCI/EI检索50多篇);第1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9项,申请发明专利22项,专利成果转化2项。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第3)、二等奖2项(第1)、三等奖1项。

张秀宇

博士

教授

博导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

非线性系统鲁棒自适应控制、智能材料驱动器中滞环的建模、故障检测及其智能控制策略

2006.06-至今:东北电力大学大学开云体育app官网,长期从事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非线性系统鲁棒自适应控制、智能材料驱动器中滞环的建模、故障检测及其智能控制策略;

2008.09-2012.0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

2014.08-2015.09:加拿大Concordia大学访问学者(合作导师:中组部“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2018.08-2018.11:日本芝浦工业大学访问学者,(合作导师:中组部“国家千人计划”专家、IEEE Fellow)。

张秀宇教授现任省级重点实验室“吉林省精密驱动智能控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副处级),实验室占地面积1200余平方米,拥有各类国际顶尖科研设备10余套,总资产达4000余万元。

论文发表和授权发明专利:近5年发表关于智能控制的科研论文70余篇,其中包括SCI检索期刊论文51篇(IEEE 汇刊长文22篇,影响因子大于10的顶级权威期刊论文8篇),包括中国电机工程学报、自动化学报、控制理论与应用等国内权威期刊EI检索论文1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6篇,热点论文2篇,授权发明专利11项。

主持的科研项目: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重点研发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等20余项横、纵向课题,项目累计到款经费900余万元。

获奖:

获2021年吉林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科技进步)(第一完成人),

获2019年吉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科技进步)(第二完成人),

获2017年吉林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自然科学)(第一完成人),

获2014年吉林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科技进步)(第二完成人)。

人才称号:

2019年7月,获评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暨省政府特贴)(省部级人才)。

2017年11月,获评吉林省第六批拔尖创新人才(省部级人才)。

2018年12月,获吉林省青年科技奖。

2017年05月,获评吉林市第十一届青年科技奖-“青年科技专家”称号。

主要学术任职:

(1)中国自动化学会委员

(2)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3)吉林省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及副秘书长

(4)《东北电力大学学报》执行主编

(5)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Mechatronics、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等国际著名期刊的审稿人

唐宏

博士

教授

博导

清华大学,EMBA专业

东北电力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读博士

火电厂锅炉点火及控制

1998.12-2002.03 烟台龙源电力技术有限公司S开发部经理、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2002.03-2004.12 科环集团技术研发部任经理兼任烟台龙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2004.12-2006.03 烟台龙源电力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2006.05-2008.04 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任副总经理

2008.04-2015.12 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任总经理兼任公司技术中心主任,同时担任国电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燃烧技术研究所所长

2016.11至今东北电力大学开云体育app官网教师

近年来主要从事热工自动化相关工作。获得国内外专利三十余项,参与制定标准二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次,中国专利金奖1次,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次;2006年获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和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7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9年入选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李健

博士

教授

博导

东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

故障检测、微电网控制、网络攻击与防御

2013年9月加入东北电力大学,长期从事电力信息物理系统(CPPS)安全控制、电力电子控制与故障检测技术及其在微电网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2015年6月至2015年8月,作为公派访问学者赴韩国岭南大学与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院士Ju H. Park教授进行深入合作研究。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公派赴新加坡国立大学与IEEE Fellow许建新教授进行了深入地合作研究。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检索论文42篇,EI检索论文10篇。同时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吉林省科技厅、教育厅基金各1项。获吉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排名第5)、三等奖1项(排名第2)。

刘晶晶

博士

教授

博导

吉林大学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

机器感知与人工智能、智能感知与体外传感模拟、类脑智能、精密仪器

2013年-至今:东北电力大学,开云体育app官网,教师

2017年-2020年:浙江大学,生仪学院博士后,从事智能感知和柔性电子方面的研究

2018年-2019年:(美国)佐治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访问学者,从事传感器融合与脑电响应的研究

近年来主要从事机器感知和人类感官体外传感模拟、类脑智能、深海精密计量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包含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和极地关键技术与装备”专项子课题,吉林省重大科技项目、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等各类项目10余项、参研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各类项目20余项。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发表SCI、EI检索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热点论文1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

夏琳琳

博士

教授

硕导

哈尔滨工程大学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

导航、制导与控制

2008年-2021年:东北电力大学,从事自动化专业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2013年10月-2014年11月:达尔豪斯大学访问学者(合作导师: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从事电子及计算工程领域科研工作。2017年2月-2017年5月:科廷大学访问教授;2018年7月-2018年10月:悉尼科技大学访问学者。近年来,主要从事多源导航系统信息处理、人工智能、机器人导航及定位、先进控制领域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市级科研项目6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检索30余篇);副主编教材2部;授权发明专利3项。

陈立军

博士

教授

硕导

华北电力大学热能工程专业(热工自动化方向)

基于微波的气固两相流固相质量流量检测方法研究及产品开发;基于交变磁场测量的复合材料表面缺陷检测;火电厂优化燃烧相关技术研究

1991年-1992年:(日本国)富士电机株式会社,从事自动化测试等研修工作

1995年-1997年:大连华英高新技术有限公司,从事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工作

1997年-2001年:东北电力学院电子工程技术研究所,从事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工作

2001年-至今,东北电力大学开云体育app官网,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年来主要从事火力发电厂热工检测、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作为负责人、主研人主持和参与省级科研项目5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三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EI检索20余篇;获批发明专利4项。

田海军

博士

正高级实验师

硕导

华北电力大学热能工程专业

过程检测技术及层析成像技术

1996 年-2004年:东北电力学院电子技术工程研究所,从事仪器仪表开发、设备成套等工程开发工作

2004年-2019年:东北电力大学开云体育app官网从事实验教学工作

近年来主要从事工业过程建模与控制,过程检测技术及过程层析成像方面的研究工作,参与国家重大研发项目2项,主持市级科研项目1项;横向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检索2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排名第1)

王恭

博士

高级实验师

硕导

华北电力大学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

水处理及测控技术

2004.4-至今,东北电力大学开云体育app官网 教师;

2009.11-2012.11 开云体育app官网研究生秘书/科研秘书;

2012.12-2017.11 开云体育app官网控制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

2017.12-吉林省节能与测控技术工程实验室副主任

近年来主要从事新能源综合利用、新型节能技术研发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1项;主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合作项目1项;主持吉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2项,参与5项;参与973科研项目1项;主持吉林市科技项目1项,完成横向科技合作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9项,授权发明专利6项。

赵波

博士

副教授

硕导

浙江大学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专业

热力设备监测与节能控制、新能源发电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2014年-至今:节能与测控技术研究所,从事与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关的教学、研究工作。

2017年-2018年:(英国)邓迪大学访问学者,从事与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专业相关的研究工作。

近年来主要从事热力设备智能监测与节能控制、新能源发电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企业合作项目市级科研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20篇;授权发明专利13项。

唐振浩

博士

教授

硕导

东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

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学习算法、智能优化算法、发电设备智能建模、优化与控制技术

主要研究方向:风力新能源发电设备智能建模及优化策略、火电设备智能故障检测与诊断研究、锅炉智慧燃烧及三维可视化研究;

2007.9-2009.7: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控制工程,工学硕士(导师:陈晓波 教授)

2009.9-2014.11: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控制工程,工学博士(导师:唐立新 院士)

2016.12-2017.12:美国爱荷华大学访问学者(合作导师:Andrew Kusiak教授)

论文发表和授权发明专利: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检索44篇;申请发明专利15项,授权发明专利9项

科研项目;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等科研项目13项,其中主持/参加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主持吉林省科技计划项目2项,参加吉林省教育厅科技项目1项,项目累计到款经费400余万元。

获奖:

获2020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主要学术任职:

(1)吉林省人工智能协会理事

(2)Energy、Renewable energy、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华北电力大学报、太阳能学报等国际著名期刊审稿人

杨汉瑞

博士

副教授

硕导

哈尔滨工程大学精密仪器及机械专业

电力光纤传感器、智能感知与光电测量技术

2013年7月-2014年6月:西安工业大学光电工程学院,从事兵器靶场测试相关的研教工作

2018年9月-2019年9月:(英国)Aston大学光子技术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从事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及智能光电检测的研究工作

近年来主要从事光纤传感、智能感知与光电测量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1项,市局级科研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及以上项目3项;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检索14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

祝国强

博士

副教授

硕导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

非线性系统鲁棒自适应控制,多智能体协同控制

东北电力大学开云体育app官网教师,承担教学和科研工作。吉林省自动化学会理事,加拿大Concordia 大学访问学者。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课题、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10余项,各级教改项目6项,省部级精品课程1项。获吉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获校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指导学生竞赛获国家二等奖1项。发表SCI/EI检索论文30余篇,其中ESI高倍引论文、热点论文各1篇;授权发明专利8项,其中美国专利1项。指导硕士研究生18人,毕业10人,其中3人继续攻读博士学位,2人次获国家奖学金,校优秀硕士论文2篇。主要从事非线性系统鲁棒自适应控制,无人机建模、控制器设计及实验验证,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等智能控制领域的研究工作.

马乐

博士

副教授

硕导

沈阳工业大学 电气工程专业

机器人动力学及智能控制研究

2015年-至今:东北电力大学开云体育app官网,专任教师,从事与工业机器人相关的智能控制研究。

先后主持市级科研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5篇(其中EI检索3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

焦圣喜

博士

副教授

硕导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器人技术、视觉检测

2005年2008年: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博士

2013年2014年:(中国)东北大学访问学者,从事光纤传感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学习工作

近年来主要从事光纤传感检测、机器人技术、图像处理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省级科研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检索6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

陈杰春

博士

副教授

硕导

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

视觉测量技术、嵌入式系统应用设计

2000.03年至2003年:中兴通讯南京分公司,从事软件开发工作

近年来主要从事计算机视觉方面的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13篇(其中EI检索7篇);申请发明专利7项。

王秋平

博士

副教授

硕导

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状态估计

近年来主要从事非线性预测滤波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省级科研项目1项,市厅级科研项目共2项;发表学术论文16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

李波

博士

副教授

硕导

厦门大学,系统工程专业

智能电网、分布式计算、智能体决策分析

2013年-至今:东北电力大学开云体育app官网,从事与自动化专业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2017年-2018年: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从事新能源发电、经济调度相关研究工作

近年来主要从事微电网运行控制、分布式电源、新能源发电、智能体决策分析、智能体系统建模、智能电网等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吉林省教育厅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SCI检索4篇、EI检索8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

沈学强

博士

副教授

硕导

华北电力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

安全相关系统的工程安全

2014年加入东北电力大学,长期从事工业控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火电厂热工过程控制及安全评估与风险防护等方面的研究,在工控网络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分析等方面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作为公派访问学者赴英国朴茨茅斯大学ISR开展研究工作,与IEEE Fellow刘洪海教授进行了深入地合作研究。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发表等SCI检索论文5篇,EI检索论文7篇。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基金的研究,主持多项校企联合课题,具备扎实的理论研究基础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孟杰

博士

副教授

硕导

哈尔滨工程大学,系统工程专业

电力系统非线性控制,微电网协调控制

2014入职东北电力大学,发表EI论文10篇。

张一龙

博士

副教授

硕导

华北电力大学-热能工程专业(热工自动化方向)

热力设备智能检测,软体材料智能控制

2015.3-至今,东北电力大学开云体育app官网 教师;从事发电厂换热设备污垢数值模拟,以及相关的监测与对策研究。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加拿大Concordia 大学进行博士后科研工作,合作导师是该校终身讲座教授Chunyi-Su。主要对新型智能材料(介电弹性体)执行器的迟滞非线性问题进行研究。为实现介电材料控制模型的建立和控制器的设计,设计并搭建介电弹性材料电致驱动控制平台。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吉林市科技局项目1项;发表SCI检索论文2篇,EI检索论文10余篇。

白亚丁

博士

副教授

硕导

新加坡国立大学机械工程专业

立体视觉

近年来主要从事立体视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厅局级科研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6篇(其中SCI检索3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获批2项

文孝强

博士

副教授

硕导

华北电力大学热能工程专业

新能源发电系统建模,迁移学习理论,数字孪生技术,设备性能退化与评估,深度学习,大数据挖掘

2006年-2017年:东北电力大学电力运行仿真中心,从事火电机组集控运行与仿真工作;

2018年-至今:东北电力大学开云体育app官网

近年来主要从事火电及新能源系统建模、节能技术、电力设备性能评估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省、市级科研项目8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检索40余篇);获发明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5项。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目前是IEEE pes会员,IEEE pes智能电网与人工智能委员会理事,中电联、国务院国资委、中国华能集团、中国国家能源集团等火电机组集控运行竞赛裁判和命题专家。

史冬琳

博士

副教授

硕导

东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

非线性系统预测控制,风电机组控制

2004年-至今:东北电力大学,主要从事非线性系统的预测控制,包括风电机组、Markov跳变系统的预测控制,发表SCI检索论文1篇,EI检索论文2篇,参研省科技厅项目3项,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1)。

赵晓琪

博士

副教授

硕导

东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

故障检测

2016.08-2018.07,中国计量大学讲师。2018年8月加入东北电力大学,主要从事切换系统与混杂控制,无源耗散理论方面的研究,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检索论文8篇,EI检索论文10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获吉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排名第4)。

仲广鑫

博士

副教授

硕导

东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

故障检测

2016.02-2018.07,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讲师。2018年8月加入东北电力大学,主要从事故障检测与隔离,鲁棒控制、容错控制,混杂系统等领域的研究,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检索论文11篇,EI检索论文3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获吉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排名第3)。

李霞

博士

副教授

硕导

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

信号处理/污垢检测/智能优化

2005.12-至今 东北电力大学,开云体育app官网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专任教师

主要进行自动控制理论相关教学,并从事声信号处理、污垢检测、智能优化方法等多领域科学研究;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参与相关科研项目若干;发表相关科研学术论文7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项,其中已授权1项。

陈东升

博士

讲师

硕导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信号与信息处理

设备故障诊断

2013-现在 东北电力大学。当前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基于麦克风阵列声学信号的设备故障监测及相关仪器设备开发。承担吉林省科技厅、吉林市科技局及企业委托项目。

武英杰

博士

讲师

硕导

华北电力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

发电设备建模与仿真、风电机组故障诊断

华北电力大学工学博士,长期从事发电设备建模与仿真、风电机组故障诊断研究。课题组双馈式风电机组模拟实验台的主要设计者,风电机组传动系统CMS、变桨减速机CMS、多源信息监测与数字孪生系统、电力变压器态势感知与智能评估系统的主要开发人员;作为主要成员完成省部级科研重大、重点课题3项,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发表EI/SCI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基于变分模态分解和模糊C均值聚类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入选2018年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授权发明专利2项目。指导硕士生10余人,学生读博深造3人。联系方式:wuyingjie6668@163.com,微信公众号“课题入门”。

房海瑞

博士

副教授

硕导

吉林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无机化学专业

机器感知与人工智能,微弱信号检测及应用,设备故障诊断

2017年博士毕业于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专业,具有仪器专业及化学专业交叉学科研究背景,在功能材料制备方面和实验系统设计方面具有丰富经验。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感知与人工智能,微弱信号检测及应用,设备故障诊断。发表SCI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双一区论文4篇。主持、参与国家级、省级、市级项目4项。吉林省分析测试技术学会副秘书长。

王迪

博士

副教授

硕导

东北电力大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热工自动化方向)

储能系统优化调控,发电系统建模与控制

2018年至今:东北电力大学开云体育app官网 从事与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关的教学、研究工作。

近年来,主要从事发电系统建模及控制、超临界二氧化碳储能循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吉林省科技厅项目1项,吉林市科技局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16篇,其中SCI检索9篇(双一区论文2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

徐东甫

博士

讲师

硕导

中国科学院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

机器人导航与控制

2016年-至今:东北电力大学教师,近年来主要从事多旋翼无人机导航与控制研究;发表EI检索论文3篇,软著2项,申请发明专利1项。

张莹瑾

博士

讲师

硕导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

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储能储热

2016.9-现在,东北电力大学开云体育app官网专任教师,讲师。从2007 年开始一直从事图像处理、目标识别、图像特征提取、立体视觉测量等多方面的研究,2016年开展多相流动、传热与传质、储能储热等基础工作的新研究方向。作为科研骨干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以及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吉林省科技厅项目等科研项目共计16项;吉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共发表学术论文23篇,其中SCI收录21篇、EI收录23篇;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其中国防发明专利1项。

徐士博

博士

讲师

硕导

天津大学/光学工程专业

光纤传感监测技术/分析仪器设计开发

2015年12月-2018年3月:中国石油集团,从事光纤传感在油气井永久监测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2018年3月-现在:近年来主要从事光纤智能传感、分析仪器设计开发等光电监测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包括复杂监测环境下多参量光纤传感理论与技术,光纤传感油气井测试技术,分析仪器及在线监测技术与装置等研究工作。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局级科研项目1项,参与各层次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检索6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

韩晓菊

博士

讲师

硕导

东北大学

煤粉多维燃烧低污染物排放

东北电力大学,开云体育app官网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专任教师

付春阳

博士

讲师

硕导

吉林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复杂系统控制与优化,先进控制及其电站应用

2019年-至今:东北电力大学教师,近年来主要从事复杂系统控制与优化,多旋翼无人机飞行控制研究;发表SCI检索论文3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

李志伟

博士

副教授

硕导

东北林业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能源电力系统建模与仿真,智能信息处理技术

近年来主要从事能源电力背景下的非线性系统建模与智能控制研究工作。研究方向包括: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机组协调控制、电力系统大数据的智能处理。近5年,主持并完成省部级科技项目2项、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6项;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其中SCI检索论文8篇、EI检索论文2篇、中文核心论文4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件、软件著作权3件;获2019年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21年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22年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联系方式:zhiwei.li@neepu.edu.cn

姚显双

博士

讲师

硕导

东北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回声状态网,系统辨识与预测,智能控制

2019年7月加入东北电力大学,主要从事回声状态网,神经网络建模,系统辨识与预测,智能控制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中央高校基本业务项目1项。发表SCI检索论文13篇,EI检索论文5篇。联系方式:xianshuang_yao@163.com

于天暝

博士

讲师

硕导

大连理工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智能计算

2019.12至今 东北电力大学,从事智能计算等方向的研究。

杜官峰

博士

讲师

硕导

吉林大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

智能检测技术、智能控制与机器人技术、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及仪器、数据消噪及提取方法

2012.09-2020.12 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硕博,从事地球物理探测及仪器研发,磁共振地下水探测仪器研发。

2021.01至今,东北电力大学开云体育app官网,讲师,从事地球物理探测仪器研发、电力行业检测仪器研发。

社会兼职:IEEE TIM AE,IEEE Access、CJOA审稿人。

联系方式:13756486937,dylan.du@qq.com

黄鑫

博士

讲师

硕导

东北大学,导航、制导与控制

信息物理系统安全及其在微电网中的应用

2020年8月-至今,东北电力大学开云体育app官网,专任教师。从事信息物理系统安全,容错控制,自适应控制、多智能体协同控制,及其在微电网中应用等方向的研究,以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1篇,IEEE汇刊长文5篇,自动化学报英文版1篇;同时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和东北电力大学科研启动基金1项。

任立伟

博士

讲师

硕导

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

模糊系统理论、强化学习

2020年8月-至今:东北电力大学开云体育app官网,专任教师。从事模糊系统理论与强化学习等方向的研究,发表SCI检索论文2篇,EI检索论文5篇。

吕智愚

博士

讲师

硕导

大连理工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图像处理与机器学习

2021年4月-至今,东北电力大学,从事深度学习,低视觉图像恢复,图像增强,机器学习等研究方向,共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高被引一区论文1篇,SCI检索论文6篇。主持省级项目一项。联系方式:lyuzhiyu1216@163.com

段洁

博士

讲师

硕导

东北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多智能体系统协同控制

2021年5月-至今,东北电力大学,从事多智能体系统协同控制等研究方向,共发表SCI检索论文6篇

冯国亮

博士

高级实验师

硕导

大连理工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人工智能、电力设备智能检测与诊断

2011年9月-至今,东北电力大学,主持或参与电力行业项目十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多篇

任訸

博士

讲师

硕导

东北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多智能体协同控制、自适应动态规划算法

2021年5月-至今,东北电力大学,从事多智能体系统协同控制等研究方向,共发表SCI检索论文6篇;同时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和吉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1项。

王瀛洲

博士

副教授

硕导

东北电力大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热工自动化方向)

人工智能电力应用、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管理及储能应用

围绕人工智能电力应用,从事动力电池的健康状态管理、规模化梯次利用和储能系统集成运行等方向研究。

担任IEEE PES 中国区储能技术委员会理事,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专委会委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人才专项项目、企事业委托科研项目10余项。

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发表SCI检索论文10篇,国际TOP期刊文章4篇,入选ESI全球热点论文1篇,获《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年度百篇“高影响力论文”奖1篇。

授权国际发明专利1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

起草制定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标准1项;

参编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专著1项;

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国家二等奖2项,省一等奖5项,二三等奖若干。

杨彦军

博士

讲师

硕导

沈阳工业大学 电气工程

新能源技术与应用、电力设备监测及预警、无线网络技术应用

2021年9月-至今,东北电力大学,专任教师,副教授(校聘)。主持及参与国家级、省级、市级项目5项,主持及参与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10余项。获电工技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一及通信作者发表学术论文6篇,其中被SCI/EI收录4篇;授权发明专利1件;自主研发水质自动取样装置、石材自动切割控制装置等多套自动化设备。与团队成员共同设计风力发电机远程状态监测系统、风电机组多维状态监测系统、电力变压器态势感知与性能评估系统等多套软件及硬件平台。

杨以光

博士

讲师

硕导

天津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从事火电厂燃烧智能优化、工业参数在线检测技术与装置、太赫兹高精度检测技术等方向

2017.9-2021.11,天津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从事复杂难测工业参数在线检测技术研究;

2022年3月-至今,东北电力大学教师,在研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校级项目1项。在研横向项目1项。与企业联合开发微波法火电厂一次风管道动态参数监测装置一套,目前已获得应用。发表SCI论文多篇,授权专利1项。联系方式:yyguang@neepu.edu.cn

尹艳辉

博士

讲师

硕导

南开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群体智能理论、智能控制、多智能体协同

2021年9月-至今 东北电力大学 专任教师

2018年9月-2021年6月 南开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

2016年6月-2018年9月 中国科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 工程师

从事群体智能理论研究,发表SCI/EI检索论文7篇,获授权专利2项,主持省级科研项目1项,市级科研项目1项。

关闭

  校内链接 
图书馆  教务处  人事处
 

友情链接 


教育部  科技部  中国自动化学会  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

地址:吉林省吉林市长春路169号  | 电话:0432-48064835 P.C:132012 
总访问量:

 Copyright © 东北电力大学开云体育app官网